2016/09/14

監察院的印象

看到徐逸鴻的日治台北城一書,其中幾幅繪圖令人印象深刻:


該書封面內頁:監察院為日治時期的台北州廳所在地

該書p. 42-43:東三線道上的監察院

該書p.95:大廳剖面透視圖






















上面資料取自該書末








































古蹟群像 - 總統府 監察院 第2段


家母服務於監察院三十餘年,幼稚園時較常隨母親進出這棟莊嚴的建物,對它的大廳樓梯印象最深刻,比起父親任職的審計部大廳的樓梯,它是更顯莊重巨大(尤其在小孩的眼中);還有磚紅的外壁迴廊、圓窗、庭院、醫務室護士阿姨幫忙打(針)維他命B  、冰箱內的冰淇淋 ...。

在網上找到下面兩張圖,藉此幫助回憶兒時監察院的印象。最後一張照片是黃尊秋院長及前任的余俊賢院長與院裡同仁的合影。

圖來源



 圖來源























[相關資訊]

2016/08/29

回憶東門國小

民國54至60年曾就讀台北市立東門國小 ,日前查閱畢業紀念冊,  掃描了幾張可貴的照片:


約1971年東門國小校門口
老師們的團體照

6年23及24班畢業班照片



                                                        懵懂二年級時的獎狀




東門國小大事紀中提到:"民國五十五年九月派劉新松接任校長,學生一三九班,八九三一名。"   我乃民國60年6月畢業  是第25屆

[相關資料]
尋訪記憶中的城樓  http://soundoffall.blogspot.tw/2009/06/blog-post.html



















2016/07/23

杭州北路十七號

        火災後孩子們撿到不少一盤盤電影膠卷,黑色的片子中映載著難以分辨的影象,怎麼也看不清有什麼大明星在裡面。同時伴隨著消防車灑的水和揮之不去的燒焦味。
        杭州北路十七號裡面有著大片宿舍,住了不少工廠的員工,以閩南人居多,與我們審計部宿舍這邊多是所謂外省族群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截然不同。外省人沒有袓墳可以祭拜,婚喪喜慶一切從簡。十七號的世界卻是不同,約莫在我小學三年級的午後,午睡時被迎神拜拜的陣頭嗩吶聲驚醒,不過這樣的高分貝並不像五子哭墓聲那麼嚇人。那時來家幫傭照顧小弟的宜蘭女孩金蓮對於我的反應常常不解,她説做「ㄙㄞ公」就是這樣的,我仍然一頭霧水。

        那片宿舍的神秘直到我小學五年級進到同學小蓉家時才解開。那兒也是日式宿舍,隔成眾多單位的居住方式,各戶面積大小不一,顯然生活條件有著差異。我的同學小蓉很瘦,我去她家時看到她的媽媽炒飯給孩子吃,但只是飯在煱裡面炒著,不見有何配料。猶記得要穿過蜿蜒狹小的巷子,腳踩不平的石板之類的路才到得了她家。
       
        十七號的人語言面孔都和我們不同,我和妹妹更小的時候常常從窗邊往外望,把走進那裡的大孩子暗自取綽號,諸如「薯子面」之類的,以資辨認,多少也帶些敵意,因為他們偶爾會摘爸爸所搭建圍籬邊伸出的花。

        不過當大拜拜時,我們這邊宿舍的孩子也是爭先恐後去看七爺八爺,搬演布袋戲時更是看的入神。

        不少歡樂的暑假夜裡,這邊宿舍的孩子從院子玩到外面的世界,踢罐頭可以踢很遠,甚至踢到北平路底的舞廳[註]外面,想像舞女是如何嬌艷。夜晚空氣中濔漫著七里香茉莉花香,沒有冷氣的時代,大人們總是坐在門口搖扇納涼,有時屋裡噴DDT 殺蚊緊閉門窗,並禁止小孩入內。那些夏夜孩子們是自由歡樂的,宿舍外的世界有著探索不完的神秘⋯

By  TF  LIU  (Tang-fen) ;   Debra  補注

[註]
"... 戰後蔡雲巖淡出國民政府主導的台灣畫壇,轉而經營娛樂事業,包括創立五洲唱片(為洪一峰, 文夏與紀露霞等出過台灣歌謠唱片)與經營維納斯舞廳(位於北平西路的華山倉庫,今之華山藝文特區),當時鄧麗君都來駐唱。"(http://cstone.idv.tw/?p=3932)

2016/05/02

話說城中區梅花里

舊居所在的杭州北路1號附近,在我小時候(約民國59年之前)是屬於城中區(圖1)梅花里。現在已無城中區,改為中正區了。

圖 1
















圖2













圖 3













早在清朝同治、光緒年間,這地區屬於淡水廳(縣)大加臘堡三板橋庄(圖2),馬關條約(1895年) 割讓台灣給日本後,這地區屬於台北縣大加臘堡三板橋(街莊),後來日本推行同化政策,改用「町」名,稱為樺山町(圖3)。(圖1-3 取自(地圖會說話) 臺北市沿革 1901-2010)

參考臺北市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印,民77)卷一沿革志封域篇,其中的「城中區地名里名沿革表」記載:



































在清光緒時(1875年)設置台北府台北城於1884年竣工,當時三板橋並非「城內」地區,參見臺北市志「舊地名由來」:



















文中提到「三板橋」這名稱的由來:“在縱浦橫塘上,鋪設木板三條,以利行人 ……”,還有其他人的說法;也讓我們看看當時瑠公圳的水道圖:

圖來源


















[相關資料]

(地圖會說話) 臺北市沿革 1901-2010
大字
清末以來台北盆地歷史地名的空間認知相對方位改變 (PDF)
台北建城130年展 學者砲轟膚淺、違背史實
瑠公圳的故事

2016/02/18

令人懷念的老歌

歌聲/生命的記憶百轉千迴

偶然在 YouTube上找紫薇的老歌,當聽到下面這兩首歌時,真是驚喜﹗因為這是小時候常聽的歌曲,如今依稀記得旋律,像是喚醒了我深層且珍貴的記憶。







圖來源: 左上,左下,中上,中下,右上,右中,右下

















小時候家中有不少黑膠唱片,大多是國語流行歌曲,應都是爸爸買的。而唱機長啥樣已記不清楚,經詢問家姊,應類似上圖的樣式。據說播放唱片久了,唱頭會灼熱且會有塑膠的臭味。或許“每聽完一次須等6小時後,才能聽第二回,這樣可防止摩擦産生的高熱使唱片塑料溝槽軟化。” 後來唱機用壞了,連同唱片都沒留存下來,實在可惜!


[相關資訊]
從美黛到蕭斯塔科維奇:鄭鴻生追憶1960電唱機時代

從科技博物館蒐藏黑膠唱片意義談歷史社群建構與創新 (PDF)

我對你懷念特別多 ─海山唱片浮沈錄 (光華雜誌2005年11月第094頁)

“第一張唱片──國歌
雖然台灣在民國41年有了自製唱片的能力,但直到43年,才開始有自己錄音的唱片問世─那是由大中華唱片公司發行,國防部示範樂隊所演奏的國歌,刻版的機器還是早年由中國大陸帶出來的呢。據當時參與刻版的工作人員透露,在這之前,他們並沒有接觸過唱片製作,完全是憑想像和摸索做出來的。

以後,各家唱片公司陸續試著錄音,但所出版的唱片仍以翻版早年及國外唱片為主,除了買的人不多外,當時台灣無論國語及台語的作曲人才都很有限,成氣候的歌手也不多。國語歌曲較出名的作曲家是周藍萍,由他創作的「綠島小夜曲」、「願嫁漢家郎」、「回想曲」,很受民眾歡迎,也捧紅了主唱人紫薇。可惜未久周藍萍被香港邵氏公司網羅,使剛剛萌芽的國語歌壇又陷入停滯狀態。

直到民國50年代初期,情況才稍稍改觀。當時包括四海、亞洲、國際、合眾、麗歌、鳴鳳等唱片公司,紛紛開始錄製國語流行歌曲。所謂的流行歌曲,就是把過去在上海、香港流行的歌曲拿來重新編曲,邀請具有知名度的歌星,包括紫薇、敏華、雪華、趙莉莉、美黛等歌星演唱,市場反映不惡,這給了唱片公司很大的信心。漸漸地,在這些重新編曲的老歌中,也會加入一、二首國人自創的新歌,只是數量有限。”


20160302 rev

2015/12/31

杭州北路舊景

小時候住在杭州北路審計部宿舍,大概是小學四年級時,真要感謝隔壁鄰居的一位崔哥哥(他們家有四位崔哥哥)用他新買的(?)相機,為我們這些小孩留下了珍貴的影像。由這些舊照或許能捕捉到,大約是民國56年(1967年)時,杭州北路及審計部宿舍些許的景象。

我及家弟在杭州北路15-1號家門口














我及玩伴Lili在杭州北路15號崔媽媽家門口


















審計部原大樓的今昔影像(小男孩是家弟)

2015/12/08

杭州北路童年的商家行號

杭州北路與中正路(現忠孝東路)交口一帶的商家行號,提供了我們兒時日常生活所需:
1. 沿忠孝東路南邊有:老松麵包店、廉美麵包店、小飯館、三和居、冰棒店;嚴肅一點的有華山派出所、徐內科診所、大同醫院;還有華山市場、若石幼稚園。
2.  忠孝東路北邊有:美華雜貨店、西藥店、悅賓樓、以及夜晚才出現的陽春麵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