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1

杭州北路舊景

小時候住在杭州北路審計部宿舍,大概是小學四年級時,真要感謝隔壁鄰居的一位崔哥哥(他們家有四位崔哥哥)用他新買的(?)相機,為我們這些小孩留下了珍貴的影像。由這些舊照或許能捕捉到,大約是民國56年(1967年)時,杭州北路及審計部宿舍些許的景象。

我及家弟在杭州北路15-1號家門口














我及玩伴Lili在杭州北路15號崔媽媽家門口


















審計部原大樓的今昔影像(小男孩是家弟)

2015/12/08

杭州北路童年的商家行號

杭州北路與中正路(現忠孝東路)交口一帶的商家行號,提供了我們兒時日常生活所需:
1. 沿忠孝東路南邊有:老松麵包店、廉美麵包店、小飯館、三和居、冰棒店;嚴肅一點的有華山派出所、徐內科診所、大同醫院;還有華山市場、若石幼稚園。
2.  忠孝東路北邊有:美華雜貨店、西藥店、悅賓樓、以及夜晚才出現的陽春麵攤。



審計部宿舍的童年生活趣事

我出生在杭州北路的審計部北方宿舍,一直住到了十三歲。趣事記實:
1. 那片宿舍中,最東北角落是個小倉庫。一天夜裡,從那小倉庫傳出膠臭濃煙及火頭,聽大人説是那個小倉庫內存放的電影膠捲失火了,家家戶戶收拾細軟逃避。消防人員很快就到了現場救火,所以情況並不危殆。大家在杭州北路馬路上舖開大布,坐臥於上,觀看消防人員救火,我們孩童在那非比尋常的刺激而不危險的深夜,趁機也多玩了幾回抓人什麼的。
2.  杭州北路我們審計部宿舍更北方,似乎是某樟腦廠宿舍。那個區域的孩童不知為什麼,對我們這個區域特別好奇,常常整張臉貼在我們家向北的那口窗戶的沙窗上,圓瞪瞪的眼睛向內逼視。因為是白日,外亮內暗,他們也著實吃力仍不得其見,但戶內的我對時不時出現的頭、眼也常嚇上一跳。
3.  杭州北路到底,與北平路交口處,坐立著一個獨門獨院的房子,典雅幽靜,與當時的大環境頗不搭味,非常搶眼。我們這群孩子對之頗為好奇,頑皮的男孩盤上牆頭偷探,回來告訴我們女生怎麼怎麼的離奇,我們不做他想封它為'鬼屋'。它成為我童年宇宙裡最神祕深遠的角落。
4.  杭州北路到底,是一串兩層樓的倉庫,似乎是沿著台北到基隆的火車路線的貨物轉運與儲存點。記得與大人去那兒閒逛時,看到過好多苦力工人在那兒搬運著米或麵粉,一大袋一大袋,用二輪的手推車。
5.  審計部是當時該地區的中心,公車有它一站靠停,更有'三輪車站',即五、七、十名三輪車夫固定在審計部大門前等待生意。我家不常光顧,但記得大人們路過時常與之攀談,即或言語不甚通曉,大家都能互體清平生活下的人情善意。

2015/10/31

審計部遷臺(1949)

在父親的著作《審計正要》(頁70)中提到民國38年審計部遷台之概況:

“審計部在南京時,三十八年元月份原有職員四百一十人,自是年二月起分批南遷後,而能隨部抵達廣州者一百七十九人,分在中山縣及廣州市兩地辦公,九月七日遷移重慶,在穗自請資遣者八十七人,隨部轉移者九十八人,在渝筑兩地辦公,十一月二十九日再遷成都,在渝自請資遣者五十二人,隨部抵蓉者四十人,乃有審計王詩敏等六人淪陷於貴陽。旋以時局演變,風聲鶴唳,非常危急,飛機奇缺,僅限運人,並無分配公物文卷之噸位,乃將部份不必要之圖書案卷及傢俱留交四川省審計處保管,而少數較重要文卷與印信,均分由各職員隨身攜帶,除在成都自請資遣者,計有會計室主任李川等十二人外,其餘人員於十二月上中兩旬,先後乘機飛香港、海南島,轉抵臺灣,嗣則將臺灣省審計處,業務歸併審計部辦理,統計職員八十六人,工役二十名,此乃審計部由大陸遷臺經過之概況。”

另在先父事略中也提到:
“三十七年底,大局逆轉,審計部奉令遷地辦公,[父親]隨部由京之穗。翌年六月,調升總務處文書科長。未幾,樞府遷渝,再遷成都、臺北, 先生護部印經香港輾轉來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補注: 上文中幾個地名簡稱的意義:穗  (廣州)、渝(重慶)、蓉(成都)、筑(貴陽)

2015/09/28

由穗赴渝(由廣州前往重慶)

在父親留下的照片中,有一張(見下圖)是民國38年九月在廣州白雲機場與審計部同事合影。當時國共內戰,政府撤退台灣前曾由南京遷至廣州,然後是重慶 、成都。

可參考"國軍遷臺紀事"中的一段文字:
"從38年4月南京陷落後,隨著大陸戰事惡化,行政院及各機關先後遷往廣州、重慶及成都後,在12月7日蔣總裁中正告知陳誠,政府決定遷臺,隔日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決議遷都臺北。閻行政院長錫山隨即宣布行政院自9日起正式在臺北辦公,政府其他部門繼27日成都撤守後,全數遷臺。"

















以下文字說明當時政府於一年內遷徙數次,想必情勢是急轉直下的:            
"1949年1月16日,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廣州;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攻下南京;同年10月14日,解放軍佔領廣州,中華民國政府於10月13日疏遷至重慶,10月15日正式辦公;同年11月29日,再西遷至成都。"

              國共內戰期間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徙圖(來源)
KMTretreat.svg
"KMTretreat" 由 Ericmetro - 自己的作品, converted from File:KMTretreat.PNG。 使用來自 维基共享资源 的 公共領域 條款授權。

2015/09/22

兒童醫院

記得小時候姊姊身體較弱,有一次得了肺炎,住進"兒童醫院" 。當時醫院位在中華路。當天色漸暗,爸爸同我們到醫院頂樓的陽台(也許只是個露台?),在那裡看到了未曾想像的巨大耀眼、五彩變幻的霓虹燈 (下圖接近回憶的景象)。

圖片來源


















"兒童醫院",它的確存在過,在下面影片 0:58   時,它模糊地出現了!


2015/09/14

點心世界‧中華商場‧台北城

仍記得小時候(應是民國五十幾年吧?),爸有時會帶全家(四口)到中華商場的點心世界吃餃子(還是鍋貼?已記不清楚了) 。  在冬天裡,店裡蒸氣瀰漫,四個人剛好坐一桌(如下圖),至今從未吃到如此這般餃子的滋味!

圖片來源













當時的中華商場應類似這樣子吧!  ↓
1961年的中華商場  圖片來源


















1963年的中華商場  圖片來源


















另外,在“放眼看台灣”(城鄉巡禮 » 台北城)  中提到:

民國50年代
台北雖是台灣的首善之都,在民國50年代仍十分樸實。
清晨6點,總統府前廣場舉行升旗典禮。住宅區內,騎腳踏車的送貨員忙著挨家挨戶送牛奶、報紙。早餐店裡,上班族吃的是燒餅、油條與豆漿。許多人從市郊騎腳踏車越過台北橋到市區工作。中學生若不是搭公車或火車通學,就是徒步前往學校。9點不到,工廠女工已排好長龍等著打卡,上班族們也紛紛抵達辦公室。當時的台北還可見到人力三輪車,直至民國57年才全面消失
民國50年,原本沿著縱貫鐵路線在中華路兩旁搭蓋的違建,改建成8棟獨立的三層樓建築,稱為中華商場。這裏共匯聚了1,000多間商家,是當時台灣最大的商場。

2015/09/12

舊居在哪裡?(二):空照圖及街景

查看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幾個不同年代和現在的Google 衛星地圖,相互對照便可發現審計部增建、拆除宿舍及新建審計大樓的變化情形:(紅色箭頭所指是原有審計部建物)




Google map 201509:原建物後方白色「形建物是新大樓


Google 街景可見2009及2012審計部附近建物的變化:




2015/09/09

1958年審計部同仁

在先父留下的照片中,有一張是民國47年(1958)審計部同仁照,當時審計長應為蔡屏藩先生(前排中左)。後排左邊第四位是父親,父親自民國34年4月即進入審計部服務,當時因抗戰的緣故,審計部遷至四川重慶白沙鎮,現大陸已將當時的部分房舍列入抗戰遺址保護。
















在另一份近年的資料中也找到了歷任審計長的像片:
(http://www.audit.gov.tw/ezfiles/0/1000/attach/51/pta_619_3563462_62337.pdf)


 

[其他資訊]
重慶國民政府舊址 

2015/09/08

舊居在哪裡?(一)

我小的時候,父親在審計部工作,我們便住在杭州北路審計部旁邊的宿舍。這區域是日治時代的樺山町68番地。“樺山町包含台北市役所(今行政院院址),樺山貨運站,台北酒廠等政府單位,是日治時期台北市都市計畫所規畫開發的地區。其中樺山貨運站於1940年,因台北火車站改建,在樺山町增設貨運站……”。而附近的台北酒廠(即「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酒廠」,現為「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位於樺山町80番地。

在華山文創園區的歷史簡介中,有下面這幅照片,可以看到當時有兩支煙囪:
















另外在“閱讀華山”(ceo.ylib.com/book01.pdf) 的 p. 14 有這幅老地圖:














下圖的審計部的舊大樓約建於1942年,是抗戰勝利後自日本人手中接收過來的,因老舊現已不使用;新建的大樓(照片的左邊深色建物)是1988年興建的。












[相關資訊]
台北百年歷史地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aipei.aspx

中原大學 98 學年度碩士班入學考試:歷史建築再利用  http://www3.lib.cycu.edu.tw/exams_new/master/mar/98/mar98002.pdf

台北市首都鐵道沿線產業遺產群 深入導覽  台北酒廠  樟腦精製工場建築群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4/chinfactory/osake/inside/index.html)  提到:"1988年(樟腦精製工場)事務室與第一乾餾工場因審計部新大樓興建而拆除,其舊址乃今審計大樓車道與網球場;數年後煙囪也因故拆除。"